11
2023
-
05
洛阳白马寺
关键词:
来源:公司内部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310国道边,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
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因此20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 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僧人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 ,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
1961年3月4日,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白马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洛阳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
1. 由来
永平十年(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第二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2. 建筑格局
2.1 中国古建筑区
白马寺古建区坐北朝南,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
2.2 泰国佛殿苑
1992年,泰国向白马寺敬赠了一尊高7.2米、重8吨的铜质镀金大佛,后又出资与白马寺共同修建一座泰国佛殿,1995年竣工。2010年5月进行扩建,2014年完工。泰国佛殿苑位于洛阳白马寺古建区西侧,长宽各108米,有四座苑门,东西南北各一座,其中东门为正门。苑内的主要建筑有舍利塔、四面佛、大佛殿、博物馆、流通处、钟鼓楼、凉亭等。舍利塔二层供奉有释迦牟尼佛舍利。
2.3 印度佛殿苑
2006年4月印度佛殿动工,经过数十个月的精心施工,于2010年举行盛大的印度风格佛殿落成仪式。大佛殿仿印度著名佛教遗址桑奇大塔建造,按1∶1的比例进行仿建,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45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佛殿、回廊、牌楼等。
2.4 缅甸佛塔苑
2012年工程奠基,2014年6月工程竣工。缅甸佛塔苑仿曼德勒皇宫样式,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总面积7020平方米。主体建筑缅甸大金塔,仿仰光大金塔规制缩小而建,高32.92米。塔内供奉的4尊佛像均为释迦牟尼佛,东起顺时针依次为佛陀成道相、说法相、布施相、禅定相。殿堂四周墙壁上镶嵌有4块大玉雕,表现了佛陀降生、成道、说法、涅槃四大圣事。还有8块小玉雕,展示缅甸著名的佛塔佛像。
3. 文物遗存
• 佛骨舍利:白马寺现存2颗释迦牟尼佛骨舍利,分别由泰国和斯里兰卡赠送。
• 佛像:玉佛、泰国佛像、释迦太子像(释迦牟尼佛像)、中华古佛、卧玉佛。
• 十八罗汉:白马寺现存的元代“十八罗汉”造像,采用传统古老工艺夹纻干漆工艺制造,是国内唯一的夹纻干漆组像。
• 古代碑刻:白马寺保存的古代碑刻40余方。
4. 寺院活动:
• 马寺钟声:白马寺每年一度的“马寺钟声”活动,是人类祈福、辞旧迎新的特殊象征,并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参加,入选“洛阳八大景”之中。
• 传戒法事:世界各地人士来此参加传戒法会。
(来源:百度百科)
"File:白马寺全景.jpg" by Gisling is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File:河南 白马寺 - panoramio.jpg" by Nyx Ning is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File:洛阳白马寺风光 - panoramio (4).jpg" by 江上清风1961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3.0.
相关新闻
2023-06-08
2023-06-01
2023-05-25
2023-05-18
2023-05-11
2023-05-04